1、支撐企業戰略目標實現
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為企業戰略的實施和控制提供制度化支撐,通過兩化融合貫標,梳理公司戰略并形成體系化的新型能力指標,將目標層層往下分解到部門、崗位,全員參與公司戰略目標落地工作,使公司戰略目標真正得到落實。
2、支撐企業生產經營方式的變革和創新
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的實施,公司充分認識到信息化對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競爭力的作用。隨著綜合集成應用、傳感技術、自動控制、物聯網與移動互聯等先進信息技術的深入廣泛應用,進一步推進采購、生產、倉儲與物流一體化整合,加速技術創新、管理創新的步伐,實現系統高效、結構優化、品質保證的精益運營機制。
3、推動了員工業務和管理創新
隨著兩化融合體系的實施,信息化技術早已滲透到企業的日常工作的各個環節,信息化手段在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,也改變了傳統的管理模式與工作方式。在解放人力和優化業務流程上都收獲了明顯的成效。隨著信息化應用的進一步提升,企業員工必須以新的思維來開展工作, 以新的思想觀念實現改變和創新。
4、提高數據開發利用的價值
通過ERP、MES等系統對數據進行優化、整合和綜合利用,在實現系統數據標準化、結構化的基礎上進行集成和共享,通過數據深度挖掘,達到及時、有效的對業務進行分析和監控,達到科學決策的目的。通過有效的數據開發利用,降低了產品成本和各項費用,提高了公司市場反應速度、管理效率和生產效率,增強了市場競爭力,同時也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。數據的開發利用為企業清晰展現業務運行狀態, 明確工作改進方向提供了及時有效客觀的數據支持。
5、促進了信息系統運行的規范化、標準化
企業通過對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的有效實施和運行,能夠改變原來“碎片化”的管理模式,引導企業從管理層到各制造單元轉變思路:以兩化融合新標準為基礎,以業務流程和組織機構優化需求為引導,系統的開展信息系統需求策劃、項目實施以及日常運維等工作。建立與企業系統運行相配套的系列管理程序和作業文件,有效的實施運行和監控,并根據實際情況不斷的進行匹配與規范,促進系統管理的規范化和標準化。
企業經常提到的問題是能不能拿到補貼?在此我們先跟企業提個醒,因為補貼等都是事后申報的,如果等補貼通知下來才開始猶豫的話,可能該拿的補貼早就被其他企業拿走了,國家政策就是這樣,宜早不宜遲。
俗話說的好,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,要想獲得就得先付出。想要獲得明年一年一次的申報補貼時間,現在就要啟動了,越晚越不能保證時間